Page 26 - 2021 產學合作特刊
P. 26
(五)落實學生職場體驗,增進實務能力
為使學生經由養成教育階段,培養專業能力,並使理論與實務得以相互驗證,達到「做中學,
學中做」的最佳效果,教育部鼓勵學校依專業人才培育需求安排學生於校外產企業進行實務學
習,以增進實務經驗及就業能力,以及定期進行實習課程評量,督導學校健全相關機制,並研擬
「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草案)」,強化學生實習權益保障。109 學年度共計 82 所技
專校院辦理必修或選修校外實習課程,修習學生人數共計 9 萬 8,500 人。
(六)建置產學連結合作機制,深化產學交流
1. 建置技專校院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臺:為掌握產業發展趨勢,分析人才需求,教育部建置該
平臺及成立 10 個重點領域工作圈,以鏈結及服務全國技職學校,並針對產業與學校協作實務教
學與實作學習,促成各種型態產學合作人才培育方案、客製化產學合作專班、學生實習及教師赴
產業研習等媒合,以強化產學交流合作。
2. 建立跨部會產業合作及人才需求媒合機制:教育部與勞動部、經濟部每年針對重點產業及重
大投資人力供需,共同合作辦理跨部會產業人才培育座談會,並透過跨部會人力供需合作平臺蒐
集產業人才培育需求,由教育部育才平臺媒合學生赴產業實習,或協助學校提出產學合作專班計
畫以客製化服務產業需求。109 年成功媒合 109 家企業 1,443 名人才需求,媒合率達 81%。
(七)推動契合式產學合作專班,打造專業技術人才
教育部為契合產業需求、增加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學習與技能,推動各種型態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專班計畫,透過學校與企業共同甄選、規劃實習、專題製作等實務課程訓練,促進產學合作連結,
培育符合產業所需人才,列舉如下:
1.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
該計畫推動是為結合技職學校與產業合作培養技術人才,讓參與的技術型高中(以下簡稱技高)
學生畢業後成為合作廠商正式員工,透過甄審推薦就讀合作技專校院,以員工在職進修方式,搭
配學校排課配套,落實課程共構及業師輔導機制,與產業共育人才。109 學年度共核定 73 案計畫,
技高學校開設 150 班,核定 4,585 名學生;技專校院開設 100 班,核定 4,230 名學生,其中,以
108 學年度畢業生投入職場的統計資料為例,參加該計畫專班的技專端畢業生(扣除升學與服役
學生),至原合作廠商及原產業就業率為 65.62%,而至原合作廠商、原產業及跨領域就業率達
79.67%。
107 至 109 學年度教育部輔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等技高共開設 4 班「智能示範鑄造產學攜手合作專班」,學生高三下
到廠商端建教合作,起薪 2 萬 5,000 元,大一開始以正式員工身分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職進修
契合式課程,同步提升理論與實務能力,起薪 3 萬元,之後逐年按照學生勤惰與能力提高薪資。
2. 產業學院計畫:
該計畫係為鼓勵技專校院對焦國家重點發展產業,以就業銜接為導向,109 年調整補助類型如
下:
(1) 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透過本部育才平臺,媒合產學雙方從課程設計、業師教學、結業
標準到就業接軌,以客製化模式共育人才,讓學生畢業後立即就業。109 年度補助 18 案,共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