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1 產學合作特刊
P. 31
圖說:臺大與台積電自 102 年起長期合作產學大聯盟計畫,在 圖說:成大與國巨成立「國巨成大共研中心」由成大深化被動
專利申請、人才培育成果豐碩,近期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元件上游材料研究布局,國巨提供製程經驗分析,將產品擴及
跨國研究發現二維材料結合半金屬鉍能達到極低的電阻,有助 更高階積層陶瓷電容 (MLCC) 的應用,例如 LED 照明、家電產
實現半導體 1 奈米以下願景,這項研究已於 110 年 5 月《自然》 品與車用電子等,並在 110 年下半年規劃開設「被動元件產博
期刊(Nature)公開發表。( 圖為研究團隊與氦離子束微影系統, 專班」,產學攜手為我國共同培育被動元件產業人才。 ( 圖為
由左至右為周昂昇博士、吳志毅教授、沈品均博士,資料來源: 109 年底舉行簽約揭牌與動土儀式,資料來源:成大計畫團隊 )
臺大計畫團隊 )
另外,推動產學研發聯盟,以鎖定重點產業領域技術及高階人才為主,自 106 年推動至今,共
吸引國內包括聯詠、聯電、日月光等 42 家企業;而參與計畫之博士生每人每月至少可獲 4 萬元
獎學金,累計培育博士生達 187 人次。
策略二:「產學小聯盟計畫」—加值推廣學界核心技術、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科研成果轉化策略方面,科技部為鼓勵學界運用已累積之科研成果,協助產業從技術研發、產
品精進、製程優化、試驗檢測、市場拓展到產業上下游串聯。自 102 年推動至今,累計成立 249
個聯盟,吸引超過 12,000 家次廠商加入會員,共同開發 1,553 件創新產品、1,549 件新技術,達
成協助產業升級轉型任務。
圖說:高科大「鐵道技術國產化產學聯盟」,整合國內鐵道產業供應鏈技術需求,開發多項鐵道控制核心技術自主化產品,協助
高鐵公司開發鐵路正線 Wayside RTU 系統、高捷月台門軌道區侵入警報系統等,有效節省廠商會員開發成本逾八成,提升產值逾
億元以上。( 圖為計畫案例照片,資料來源:高科大團隊簡報 )
未來持續強化產學鏈結,共創產學合作創新生態圈
整體而言,科技部推動產學合作,已建立良好的產學合作生態系,從研究開發到加值推廣,實
際助益產業研發出創新技術、獲得新興科技人才,成績斐然。未來,科技部將持續導引建立跨校、
跨域合作與協作的文化,並投注資源強化產學間鏈結、完善產學合作機制,鼓勵更加多元的產學
合作研究發展;同時,也將專攻高風險、新型態或未來性產業需求之產學合作,期能拋磚引玉,
擴大產業銜接學界先端科研成果,落實產業應用,成就產業創新升級及永續動能。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