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1 產學合作特刊
P. 82
混合動力機車技術研發
大葉大學獲經濟部 2 千萬元獎助
文 / 記者 黃啟銘、圖 / 大葉大學
因應電動車趨勢,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林海平籌組整合
型研究團隊,以德國師徒制精神帶領學生投入升級版電動機車研發,為期 2 年的「增程式混合動
力機車技術研發及商品化開發計畫」,獲經濟部產學研價值創造計畫新台幣 2 千萬元獎助。
機械系教授林海平指出,綠能是未來趨勢,近年來電動車興起,團隊希望透過增程式混合動力
的設計,改善目前電動機車續航力的問題。大葉大學多次獲得科技部研究計畫、經濟部學界科專
計畫獎助,並建置有「輕量化電動載具研發基地」,對於車輛關鍵技術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民國
109 年 8 月至 111 年 7 月的「增程式混合動力機車技術研發及商品化開發計畫」,由他擔任總主
持人,集結機械系吳佩學副教授、工設系約翰蓋格教授、電機系陳雍宗教授、企管系張四薰助理
教授等跨學院的教師,與法拉蒂綠能公司技術長陳志超博士合作,預計會做出三款升級版電動機
車的原型車,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技術讓機車在家就可以插電充電,外出遇到沒電時會自動啟動
增程引擎,讓騎士可以繼續行駛。
機械系副教授吳佩學表示,電動機車面臨最大的問題點是充電後只能行駛一定的里程數,充電
站也不像加油站那麼普遍,因此大葉大學投入增程式混合動力機車的研發,引擎啟動就會帶動發
電機,沒電時只要能加到油,就不會受到里程數限制,車子的電力也可提供其他用途,比如戶外
露營使用,或是外送員食物保溫保冷,比市售電動機車更具機能性。機車的便利性在台灣有一定
市場,增程式混合動力機車可以解決電動機車續航力問題,並能同時滿足能源與環保的需求,具
有創新性與商品化價值。
參與車體造型設計的工設系教授約翰蓋格
說,大葉研發的電動機車不只設計上讓民眾不
用擔心充電問題,外型上也考慮到多用途,可
以提供戶外活動的電力使用,就像一台行動發
電機,是相當實用的機車。
圖說:大葉大學機械系林海平教授 ( 中 ) 帶領的電動機車研發團
隊,獲經濟部價創計畫 2 千萬元獎助。
80